国际财讯
1.索罗斯:全球市场处于一场危机的开端,投资需要非常谨慎;中国面临找到新增长模式的难题,人民币贬值对全球带来风险;正利率对发展中国家而言是个大问题。
2.巴克莱:美国11月贸易数据表明经济增速进一步放缓,而海外需求疲软、美元走强对美国出口增速不利,将在未来几个季度内继续拖累GDP增速。
3.世界银行:因中国经济放缓延长了大宗商品市场颓势,下调2016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由去年6月预测的3.3%下调至2.9%。
宏观经济
1.国务院总理李克强:钢铁煤炭是重要基础性行业,以壮士断腕的勇气化解过剩产能。加大财税支持,中央对地方予以补助,资金主要用于人员安置。
2.华侨银行:外汇储备降幅超出预期,显示中国资本外流压力再次恶化,加剧市场对人民币悲观情绪。1月底之前降准可能性很大,降低约50点。降准有助对冲资本外流对中国境内流动性的负面影响。
3.美银美林:降息降准可能在所难免。两个季度内,预计有两次基准利率的调整,每次25个基点。主要作用并不是为了救市,更重要的还是降低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
金融证券
1.2016年1月7日截至收盘,沪指跌7.32%,报3115.89点,成交780亿元。深成指跌8.35%,报10745.74点,成交1080亿元。创业板指跌8.66%,报2254.52点,成交261亿元。开盘29分钟,实际交易仅13分钟,两市共计1270股跌停。
2.证监会:熔断机制不是市场大跌的主因,但从近两次实际熔断情况看, 负面影响大于正面效应。因此,为维护市场稳定,决定自1月8日起暂停熔断机制。
3.证监会:规定大股东3个月内竞价减持不得超过股份总数的1%,需提前15个交易日披露减持计划,自1月9日起施行。此举并不意味着证金公司等“国家队”即将退出,其稳定市场的职能也不会发生改变。
4.央行:周四进行700亿7天期逆回购,中标利率2.25%;本周净投放1900亿,创近11个月新高。上周为净回笼600亿。
4.央行:2015年12月,外汇储备33303.62亿美元,环比降低1079亿美元,降至三年多新低,创历史最大降幅,预期34150亿美元;黄金储备601.91亿美元,环比增加6.69亿美元。
5.央行:当前人民币汇率对一篮子货币有条件继续保持基本稳定。面对导致人民币汇率异常波动的投机势力,有能力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6.中央结算公司:2015年,全国共发行1386只资产证券化产品,总金额5930.39亿,同比增长79%,市场存量为7178.89亿,同比增长128%。
7.新三板:1月5日合计挂牌5234家公司,当日新增29家,成交金额11.5亿,其中做市转让7.39亿,协议转让4.11亿。
8.住建部农发行联合通知:农发行各分行要把海绵城市建设作为信贷支持的重点领域,优先对海绵城市建设项目给予贷款支持,贷款期限最长可达30年,贷款利率可适当优惠。
产业能源
1.工信部:7日正式启动5G技术研发试验,这意味着我国5G发展进入技术研发及标准研制的关键阶段。
2.经济参考报:多地将推出包括降税、补贴、公积金、租售并举等在内的去库存一揽子政策,住房保障提高货币化安置比例或成为去库存的有力支撑。
3.易居研究院:2015年,十大典型城市土地成交面积2.06亿平,同比跌近20%,创6年新低;土地出让金8333亿,同比降5.7%;成交均价同比涨15.7%,创下历史新高。
财经短评
世界经济风云变化,新兴经济体增速放缓,全球股票面临下行风险,美联储加息在即,大宗商品价格暴跌,全球经济仍处在缓慢复苏轨道上。
未来世界经济或许继续承压,对中国经济来说,是机遇与挑战并存,只要抓住机会,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之路值得期待。当前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经济增长急需点燃新动能,必须加快改革步伐,在质量、效益上提高经济增速。
金融改革的推进刻不容缓,要转变对资本市场的观念。当前我国资本市场投资者结构尚不合理,运行机制不成熟,羊群效应比较明显,指数熔断机制在现有市场状况下表现出一定不适应。因此,有必要暂停实施指数熔断相关规定,在前期探索实践的基础上加以完善。
金融是市场经济的神经与眼睛,具有来钱快、对产业发展支持力度大等特点,其发展程度与活跃与否直接体现经济的发育程度与活力。小贷公司为金融企业性质,对小微企业尤其是“三农”经济起着与银行业同样重要的作用,甚至更加具备解决“燃眉之急”之功能。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国经济网 东方财富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