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小额贷款公司而言,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
在信贷紧缩和资金紧张背景下,“融资难”、“钱荒”等问题再度引起社会关注。作为政府规范民间金融的“试点”——小额贷款公司凭其准确的市场定位和灵活的申贷流程,在纾解中小企业资金困局的同时,也迎来自身发展的爆发增长。
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6月底,全国小贷公司数量突破3366家,与去年6月相比增加了1426家。上半年累计新增贷款894亿元,贷款余额2875亿元,与去年6月底的余额1248.9亿元相比,增幅高达130.18%%,连续两年来保持了高速增长的态势。
然而,在扮演中小企业“融资天使”的同时,小额贷款公司却集体面临外部融资渠道阻塞的尴尬。特别是今年货币政策连续收紧,信贷市场供不应求,大多数小贷公司正遭遇“无钱可贷”的困境。
另外,处于襁褓中的小贷公司种种不规范的操作,也引起了人们对整个行业风险的担忧。 小贷公司需要以“快而好”成长状态来证明自己。
小贷市场之火爆
不到上午十点,内蒙古鄂尔多斯东胜区东街路附近已难觅停车位。位于此处的“北国新天地商场”,尽管不比一线城市高档商场的气派和富丽,甚至店内人气也略显冷清,但这并不妨碍这里高昂的租金和惊人的购买力。
“只要是品牌服装,在这里绝不愁销路。”来自山西大同的小唐新开的针织店位于商场三层,尽管支付高昂的租金和秋冬服装压货款,她已先期投入了60多万元,但言语中丝毫不见对收回成本的担忧。而如何筹措到足够的“本金”,则是决定小唐这桩生意成功与否的关键。
为此,小唐曾先后求助于当地的银行和民间借贷机构。但前者审批流程长,后者利率太高。她最终选择了与这家商场一街之隔的亿恒小额贷款公司,30万资金当天到账,半年利息约12%。为她解决了开店资金不足的“燃眉之急”。
去年4月,亿恒小贷公司由两位陕北煤企老板出资2个亿注册,日常运营则交由曾供职于乌海工商银行副行长的康华负责。运营一年来,在仅有8名信贷员的情况下,累计实现利润4000万元,20%资产收益率,目前无不良贷款。
“看到这个成绩单老板很吃惊,相比又苦又累的煤炭行业,小额贷款这一行赚钱这么轻松,并希望进一步提高注册资本金。”康华笑称。不过,小额贷款公司赚钱并不像外界看来那么轻松——只要有客户,他们必须立即召开审贷会,保证及时发放贷款,这是小额贷款公司与银行竞争的“撒手锏”。
小额贷款公司稳定的收益率,再加上政策的支持,也使得大量民间资本蜂拥而至。“尽管500万资金门槛,但现在资金在一个亿以上的排队的大有人在,政府之所以不敢批那么多,也是担心风险。”鄂尔多斯金融办主任孙建平表示。
做服装生意的小唐和亿恒小额贷款公司之间的资金故事,只是全国小额贷款行业的一个缩影。记者在对鄂尔多斯及其他地区小额贷款市场采访中,感受最深刻的是,旺盛的金融需求催热了小额贷款火爆的市场。
按照中国人民银行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6月末,全国共有小额贷款公司3366家,贷款余额2875亿元,上半年累计新增贷款894亿元。其中,内蒙古自治区小额贷款公司342家,贷款余额275.85亿元,贷款余额282.14亿元,各项数据均占均位居全国第一,鄂尔多斯小贷公司又以84家,数量居全国第一。
而在远隔数千公里外的广州,小额贷款市场同样吸引着精英人才的涌入。
今年6月21日,源于对小额贷款业务的前景看好,身为瑞银证券中国区副总经理的张化桥(微博),正式履任广州万穗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在业界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从瑞银到小额贷款公司,虽然不如私奔浪漫,但我也很兴奋。小额贷款公司的工作很酷,和互联网公司的唯一区别是,他们绝大多数亏钱,而我们从第一天就开始赚钱。”谈起自己的职业转型,张化桥打趣道。
小额贷款公司为何有如此吸引力?对此,张化桥从供求关系上分析——大量微小企业和农户生意不错、毛利率高,而银行对这类小额贷款大多没有兴趣,且申贷流程也比较长。与此同时,社会大量闲散资金也需要更高的回报率。即使在资本市场高度发达的欧美和日本,小额贷款也有着巨大的生存空间。
据一位业内人士估算:目前有一千多万家微小企业、三千万家个体工商户和两亿生产性农户,要满足这些金融需求,则至少需要一万家小额贷款公司和两万亿小额信贷资金规模。相比目前3366家小贷机构,2875亿的贷款规模,这意味着目前尚有很大一部分微小企业、工商户的金融需求无从解决,小贷市场空间巨大。
“类银行”模式隐忧
信贷部、审贷委员会、风险控制部……日前,记者在鄂尔多斯小额贷款走访中发现,这些在银行系统常见的部门设置,在当地小额贷款公司也一一具备。
在担任内蒙古汇能小额贷款公司总经理之前,乔海峰曾在当地一家国有银行担任信贷部老总多年,二十多年的丰富银行经验,他不仅将此前在银行里面一套信贷经验成功地嫁接到这里,也带来了不少相识多年的熟悉客户。
位于同城的亿恒小额贷款公司,同样在银行工作履历深厚的康华,除将信贷审批、风险控制等方面经验传授给他的信贷员外,还结合小额贷款公司的特点,进一步完善和简化了一套适合小贷公司的业务流程。
以小额贷款公司的审贷会为例,康华告诉记者,尽管不像银行那样规范,但他们也会认真对待。参会人员包括总经理、信贷员,甚至办公室文员,只要当时在公司,都可以现场提出意见和建议。
除此之外,康华制定了一套信贷员的业务培训制度,在每天进行的业务培训会上,作为总经理的康华不仅会手把手地传授相关业务经验,还鼓励每一位基层员工上台发言,交流日常工作的心得体会。
作为新兴的金融机构,在没有成熟经验借鉴的情况下,目前大多数小额贷款公司骨干人员都来自银行系统,而在信贷业务上,也执行与银行大致相同的业务流程,区别仅在于两者间的客户定位和审批效率上。
小额贷款公司这一“类银行模式”,通过对银行信贷业务上的吸收、消化和创新,大大减少了其探索过程中的时间成本,且迅速实现盈利。但“硬币的另一面”也开始暴露——部分小贷公司为追求商业最大化,类似银行“垒大户”的倾向也隐隐出现。
记者在走访的几家小贷公司发现,其主要客户大多属于中小企业,部分也具备在银行审批的可能,甚至有些企业也在银行有部分贷款,只是额度不够或审批流程不及时而被迫选择小贷公司作为补充。在业务比重上,真正体现小额贷款公司核心竞争力的微小企业和农牧户贷款比重甚微。
“大家都集中于小企业贷款,而现在银行也在专注于小企业贷款。在客户定位上的趋同性,将来势必引发短兵相接。而小贷公司4倍的贷款利率上相比银行处于明显劣势。”当地一位小贷人士不无担忧地告诉记者。
8月4日,在呼和浩特举办的“第二届中国小额信贷创新论坛”上,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吴晓灵也就此提醒:“在信贷市场竞争白热化的情形下,小贷公司要在市场中生存下来,就必须与商业银行形成错位竞争,专注于100万元或50万元以下的小、微企业贷款。”
“很多目前是小额贷款公司优质客户,可能今年、明年就会被小商业银行抢走。因此,如果没有做单笔、低额度客户的‘独门武器’,小额贷款公司核心竞争力就会下降,也难以在与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竞争中取胜。”上述小贷公司人士称。
“无钱可贷”之困惑
在扮演微小企业和商户的“融资天使”的同时,当前小额贷款公司却集体面临“无钱可贷”、“无资可融”的尴尬。
“政府对我们的负债率限制的太严,现在我们有好几百个合格的客户在等待资金,包括从外地找上门的客户,我们只能和他们说抱歉。”最近,张化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感慨,目前他们最头疼的事情就是股本金太少,仅仅1.5亿元。
对于同样的问题,康华也表现出些许无奈。“钱一早就放光了,目前在外面排队的客户很多,一有客户还款,马上就又被放走了,账上几乎没有什么现金。”
与亿恒小额贷款公司所面临的困惑相似,目前鄂尔多斯最大的小贷公司——注册资金在20亿元的内蒙古汇能小额贷款有限公司,也同样面临资金不足困境,虽经两次增资扩股,仍不能满足客户的需求。
“以鄂尔多斯某家银行为例,注册资金是6个亿,而去年的净利润在12亿元,资产收益率在200%,尽管其净息差不过3%,但仍明显高于净息差更大的小贷公司。”该公司负责人乔海峰称,言语中流露出对银行可以负债经营的羡慕。
与商业银行受存贷比和存款准备金限制不同,由于小额贷款公司资金均来自发起股东,不允许吸纳公众存款,为了提高资金的收益率,小贷公司大都选择“超负荷”经营,循环放贷,将资金的使用效率用到极致。
根据银监会发布的《关于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的指导意见》,小额贷款公司由自然人、企业法人与其他社会组织投资设立,不吸收公众存款。但在“账上无钱”的情况下,一些小贷公司开始铤而走险。
在陕北神木县城一家小额贷款公司,尽管监管部门明令禁止小贷公司吸纳社会资金,但只要有遇到拥有大资金的客户,仍可以“短期借款”来谈融资事宜。
同样,包头一家小额贷款公司负责人也向记者证实,由于小贷公司和地下钱庄利差比较大,他们的钱贷出以后,可能有人拿出放更高的利息。
基于银行与小贷公司的巨大利差,也存在小贷公司与银行某些员工私下勾结牟利的现象。如银行看好某企业却找些理由不放贷,暗地把项目转给小贷公司,利息一下子高好几倍。银行或银行工作人员再与小贷公司瓜分利益。
外部融资瓶颈待破
按照目前的法律规定,小贷公司“只贷不存”,完全靠自有资金经营